关灯
护眼
字体:

05 汉末魏晋的文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朝的韵文有两条来路:一条路是模仿古人的辞赋,一条路是自然流露的民歌。前一条路是死的,僵化了的,无可救药的。那富于革命思想的王充也只能说:

    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这条路不属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表过不提。如今且说那些自然产生的民歌,流传在民间,采集在“乐府”,他们的魔力是无法抵抗的,他们的影响是无法躲避的。所以这无数的民歌在几百年的时期内竟规定了中古诗歌的形式体裁。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或长短不定的诗,都可以说是从那些民间歌辞里出来的。

    旧说相传汉武帝时的枚乘、李陵、苏武等作了一些五言诗。这种传说,大概不可靠。李陵、苏武的故事流传在民间,引起了许多传说,近年敦煌发现的古写本中也有李陵答苏武书(现藏巴黎国立图书馆),文字鄙陋可笑,其中竟用了孙权的典故!大概现存的苏、李赠答诗文同出于这一类的传说故事,虽雅俗有不同,都是不可靠的。枚乘的诗也不可靠。枚乘的诗九首,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其中八首收入萧统的《文选》,都在“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之中。萧统还不敢说是谁人作的;徐陵生于萧统之后,却敢武断是枚乘的诗,这不是很可疑的吗?

    大概西汉只有民歌;那时的文人也许有受了民间文学的影响而作诗歌的,但风气未开,这种作品只是“俗文学”,《汉书·礼乐志》哀帝废乐府诏所谓“郑声”,《王褒传》宣帝所谓“郑卫”,是也。

    到了东汉中叶以后,民间文学的影响已深入了,已普遍了,方才有上流文人出来公然仿效乐府歌辞,造作歌诗。文学史上遂开一个新局面。

    这个新局面起于二世纪的晚年,汉灵帝(168——189)与献帝(190——220)的时代。灵帝时有个名士赵壹,恃才倨傲,受人的排挤,屡次得罪,几乎丧了生命。他作了一篇《疾邪赋》,赋中有歌两首,其一云: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这虽不是好诗,但古赋中夹着这种白话歌辞,很可以看时代风气的转移了。

    这个时代(灵帝、献帝时代)是个大乱的时代。政治的昏乱到了极端。清流的士大夫都被那“党锢”之祸一网打尽(党锢起于166,至184始解)。外边是鲜卑连年寇边,里面是黄巾的大乱。中央的权力渐渐瓦解,成了一个州牧割据的局面。许多的小割据区域渐渐被并吞征服,后来只剩下中部的曹操,西南的刘备,东南的孙权,遂成了三国分立的局面。直到晋武帝平了孙吴(280),方才暂时有近二十年的统一。

    这个纷乱时代,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很灿烂的时代。这时代的领袖人物是曹操。曹操在政治上的雄才大略,当时无人比得上他。他却又是一个天才很高的文学家。他在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自己又爱才如命,故能招集许多文人,造成一个提倡文学的中心。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也都是天才的文学家,故曹操死后这个文学运动还能继续下去。这个时期在文学史上叫做“建安(196——220)、正始(240——249)时期”。

    这个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文学运动,他的主要事业在于制作乐府歌辞,在于文人用古乐府的旧曲改作新词。《晋书·乐志》说:

    汉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绝,不可复知。及魏武(曹操)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以为军谋祭酒,使创定雅乐。

    又说:

    巴渝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总四篇,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辞。粲问巴渝帅李管、种玉歌曲意,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曲歌》《弩渝新福曲歌》《安台新福曲歌》《行辞新福曲歌》,以述魏德。

    又引曹植《鼙舞诗·序》云:

    故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鼙舞。遭世荒乱,坚播越关西,随将军段煨。先帝(曹操)闻其旧伎,下书召坚。坚年逾七十,中间废而不为,又古曲甚多谬误,异代之文未必相袭,故依前曲作新声五篇。

    “依前曲,作新声”即是后世的依谱填词。《乐志》又说:

    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等曲,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及魏受命,改其十二曲,使缪袭为词,述以功德代汉。改《朱鹭》为《楚之平》,言魏也,改《艾如张》为《获吕布》,言曹公东围临淮,擒吕布也。

    这都是“依前曲,作新声”的事业。这种事业并不限于当时的音乐专家;王粲、缪袭、曹植都只是文人。曹操自己也作了许多乐府歌辞。我们看曹操、曹丕、曹植、阮瑀、王粲诸人做的许多乐府歌辞,不能不承认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以前的文人把做辞赋看作主要事业,从此以后的诗人把作诗看作主要事业了。以前的文人从仿作古赋颂里得着文学的训练,从此以后的诗人要从仿作乐府歌辞里得着文学的训练了。

    曹操作的乐府歌辞,最著名的自然是那篇《短歌行》。我们摘抄几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传说杜康作酒)。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是探问)。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他的《步出东西门行》,我们也选第四章的两段: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种四言诗,用来作乐府歌辞,颇含有复古的意味。后来晋初荀勖造晋歌全用四言(见《晋书·乐志》),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但《三百篇》以后,四言诗的时期已过去了。汉朝的四言诗没有一篇可读的。建安时期内,曹操的大才也不能使四言诗复活。与曹操同时的有个哲学家仲长统(死于220),有两篇《述志诗》,可算是汉朝一代的四言杰作: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乘云无辔,骋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霄是日傍之气)。

    沆瀣(音“亢械”,露气也)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缭绕,委曲如琐。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抗志山栖,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翱翔太清,纵意容冶。

    但四言诗终久是过去的了。以后便都是五言诗与七言诗的时代。

    曹丕(死于226)的乐府歌辞比曹操的更接近民歌的精神了,如《上留田行》: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

    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

    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

    贫贱亦何伤?——上留田。

    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这竟是纯粹的民歌。又如《临高台》: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

    ……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这也是绝好的民歌。他又有《燕歌行》两篇,我们选一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可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虽是依旧曲作的新辞,这里面已显出文人阶级的气味了。文人仿作民歌,一定免不了两种结果,一方面是文学的民众化,一方面是民歌的文人化。试看曹丕自己作的《杂诗》: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家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前面的一首可以表示民歌的文人化,这一首可以表示文人作品的民众化。

    曹丕的兄弟曹植(字子建,死于232)是当日最伟大的诗人。现今所存他的诗集里,他作的乐府歌辞要占全集的一半以上。大概他同曹丕俱负盛名,曹丕做了皇帝,他颇受猜忌,经过不少的忧患,故他的诗歌往往依托乐府旧曲,借题发泄他的忧思。从此以后,乐府遂更成了高等文人的文学体裁,地位更抬高了。

    曹植的诗,我们也举几首作例。先引他的《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yào)自投罗?

    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种爱自由、思解放的心理,是曹植的诗的一个中心意境。这种心理有时表现为歌颂功名的思想。如《白马篇》云: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又如《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及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juǎn)胎,炮鳖炙熊蹯(fá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