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阿奴律陀王在位时,国号蒲加雅马 注 。该国历代君王均信奉居于德马梯的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受其谬误信念蒙蔽。阿利僧众摒弃佛法,自立异说,妄撰经书,迷惑民众。在其教义中竟有如下是非颠倒荒诞之说:杀害他人者,若能背诵阿利僧所授避邪消灾经文即可免遭业报;弑死父母者,若能背诵阿利僧所授避邪消灾经文亦可免遭业报等等。

    此外,不论王公大臣、乡吏士绅、黎民百姓,凡有女出嫁,皆须在成亲前夜,将女送至阿利僧处,名之为:献童贞。次日晨放回后方可成亲。不向阿利僧献童贞即出嫁者,以破坏习俗论,受王法严惩。

    是时,将献童贞说成为供奉。学者们皆把毗哈耶玛霍 注 一词解释为:送往庙中供奉。碑铭镌刻者们在碑文中有以下写法:“献给寺庙之时……”。诗人那瓦德 注 在他的《王妹埃钦》诗中也有以下诗句:“向维扎亚佛塔,将吉祥珍宝,供奉献上之时”。

    阿奴律陀王具有真知卓识。当其知悉竟有此等荒诞绝伦之说时极其不悦,震惊异常,渴望尽早获得妙法真谛。

    (135)阿罗汉长老自直通来到蒲甘

    是时,法号达摩达蒂的阿罗汉长老从名为苏陀摩伐提的直通来到蒲甘。阿罗汉的身世如下:众罗汉共议苏那波兰达和丹巴提巴两地佛教尚不发达便齐到天帝释前,请求派一能传道者前往传道。天帝释向忉利天一神提出此项请求。该神遂投胎于一女婆罗门腹中。足月生一子。由有道罗汉底拉菩提守护。成年后,出家为僧,精通三藏,后修成罗汉果位,法号阿罗汉。名震整个南赡部洲。

    法师闻苏那波兰达、丹巴提巴两地佛教尚未建立,便来到蒲甘,住在京都附近林中。天帝释指引一猎人遇到阿罗汉长老。猎人见长老气宇非凡,肃然起敬,知定是一位贵人。遂引至京城参见国王。阿罗汉携带八法器随猎人进宫。猎人向国王奏明在林中遇此高僧,特带来御前。国王见阿罗汉威仪庄重,绝非一般,必是一满腹经纶之人。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遇到阳光一样,国王大喜。

    国王想常言道:“卑贱者下座,高贵者上座”,便对阿罗汉长老说:“请随意落座。”长老为表明自身尊贵便巍然登上王位就坐。国王见状,认定此人必有来历。遂问道:“法师宗系如何?从何处来此?受何人教诲?”

    阿罗汉答道:“我乃属一切智 注 佛的宗系,我佛具有九圣品 注 、六尊荣 注 、四不思议 注 。问我受何人教诲?我乃受一切智佛所讲的最美妙深奥的教诲。”国王听罢大喜,恳求道:“法师能否讲解部分佛陀教诲给弟子听?”阿罗汉遂将尼乔陀沙弥为阿育王讲述的《不忘品》等讲给国王听。

    是时,国王的心就像经过百次精弹的棉花浸在百次滤制的油中一样,充满了虔诚与坚定。讲完后,国王又问道:“我主一切种智佛在何处?讲过多少法?除法师外,还有多少弟子?”

    阿罗汉长老说:“一切种智佛陀仪态轩昂,具三十二大相、八十种好、六道光轮 注 ,享有无比崇高的威德,具备十种智力。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后,在整整45年中,对一切人、神、梵天及其他众生,大慈大悲谆谆劝导,使他们品尝到甘露般的佛法。后来,佛陀在拘尸那罗城末罗王族吉庆之地娑椤园内涅槃,震撼了整个环宇,有11位国王 注 将神圣的舍利带回各自的国内供奉。”

    “在第三次佛经结集时,与会的长老们将国王们取走的全部舍利的八分之七带回献给阿育王,建成佛塔84000座。另一分舍利被神龙等藏于腹中,后为苏摩那沙弥得到,献与锡兰岛国王阿巴亚陀塔加马尼建一大塔珍藏。佛的右上牙由天帝释带回忉利天供奉 ;右下牙由神龙们带到那伽国供奉;左下牙从羯陵伽国送到锡兰 注 ,为世代锡兰国王所供奉;左上牙由称作妙香国的中国世代君王所供奉。”

    此事,《缅甸大史》载:左上牙在锡兰。 注 与《佛牙史》 注 所述不同。

    “佛陀所说之法计有二乘 注 、三藏 注 、五部 注 、九分教、八万四千法藏。上述佛法在中天竺经过了三次佛经结集之后,在锡兰被录于贝叶之上。高僧们抄录后献给直通国王,现直通国内存有经书30套。”

    “大王问佛陀弟子除我外,尚有何人?除我外,还有勃亚马塔僧、萨穆蒂僧等。”阿奴律陀王听阿罗汉讲述之后,对佛陀产生无限虔诚的信念,说道:“除高僧外,吾等再无他人可依靠了。今后,吾等身心均献与高僧。吾将遵从高僧教诲。”国王在林中建一寺献给阿罗汉。寺上全部镶嵌着瑰丽珍宝。阿利僧的异端邪说遂被排斥。

    此事,《直通史》中记载如下:摩奴哈王在位期间,逢三灾 注 。直通境内大饥,一沙弥在林中云游,与猎夫相遇,猎夫引沙弥见蒲甘阿奴律陀王。阿罗汉原名达摩达蒂,到蒲甘后始改名阿罗汉。

    阿罗汉的宗系是:佛陀在世时有弟子优婆离。佛陀涅槃后,至佛历30年,长老寿满75岁圆寂。优婆离长老有弟子达德;达德长老有弟子须那;须那长老有弟子私伽婆和姜陀伐纪;私伽婆和姜陀伐纪两位长老有弟子目犍连子帝须,在以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为上座,召集一千罗汉进行佛经第三次结集时,曾请须那长老到金地弘扬佛法。按:须那长老有弟子须比达;须比达长老有弟子须摩陀达;须摩陀达长老有弟子苏摩那帝须;苏摩那帝须长老有弟子须巴伽;须巴伽长老有弟子阿瑙摩陀悉;阿瑙摩陀悉长老有弟子阿蒂悉拉;阿蒂悉拉长老有弟子比亚那陀悉;比亚那陀悉长老曾每日从直通到中天竺摩诃菩提处拜谒,他有弟子摩诃加拉和底拉菩提;摩诃加拉和底拉菩提两位长老的弟子达摩达蒂长老来到蒲甘布教。

    此后,国王和民众都抛弃了过去的信仰,改尊佛法。阿利僧所获馈赠礼品大减,遂对阿罗汉怀恨在心。国王担心阿利僧萌生恶念,谋害阿罗汉,派出足够的卫士防范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其时,大批僧众从直通国纷至沓来。阿罗汉又将虔诚于佛教者收为僧伽。国王命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还俗,并征他们充任刀枪手和象粪清扫夫等。阿奴律陀王说:“统治吾国的历代先王曾信奉阿利教。如信奉该教果有益处,吾愿重新信奉。”

    * * *

    [1] 一切智。佛教名词,亦称:一切种智。即谓无所不知。

    [2] 九圣品。即:受人、神、梵天、一切生灵供奉;尽悉诸法;具达涅槃彼岸之诸智;为世人之福而善生于世好灭涅槃;全知世俗之事;能使一切歹徒、恶神、各种兽类温驯折服;为一切生灵之师;善使他人明悉苦、集、灭、道四谛;有高于一切的福威。

    [3] 六尊荣。即:善变身形;智慧非凡;随从人众;气宇威昂;五欲皆空;威力无穷。

    [4] 四不思议。即:佛身、禅定、业报、世界四者不可思议。

    [5] 按缅甸常规解释,六道光轮即:紫、金、红、白、粉等五色及闪烁不定各色之光,共六道光轮。

    [6] 本书在(39)节中说有8位国王将佛陀舍利带走供奉。此处又按《缅甸大史》的说法由11位国君带走。

    [7] 据传,4世纪初南印度羯陵伽国国王将佛牙赠给狮子国(即锡兰、今日的斯里兰卡)国王供奉。至今斯里兰卡每年皆举办盛会————佛牙节,届时有佛牙巡游仪式,供世人瞻仰。

    [8] 此处与本书(39)节所述矛盾。该节说左上牙分给羯陵伽国,左下牙分给妙香国。

    [9] 《佛牙史》南传上座部佛教三藏的经外著作。锡兰达摩揭帝长老所著。全书五章。系受锡兰国王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1153-1186年在位)之请,据僧伽罗文编年史编成。记载羯陵伽王子檀多鸠摩罗把佛牙送到锡兰的经过,是一部优秀的巴利文史诗。

    [10] 二乘。即谓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两种方法、途径或教说。一般称声闻、缘觉为二乘。

    [11] 三藏。即:经藏(素怛缆藏、修多罗藏)、律藏(毗尼藏、毗奈耶藏)、论藏(阿毗达摩藏、阿毗坛藏)。

    [12] 五部即指: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13] 三灾即:饥馑、刀兵、疾疫三灾。

    (136)印度兄弟两壮士

    其时,有兄弟二人乘船行至直通境内,船翻。兄弟二人攀一木板,漂至直通,投奔国师。国师非常喜爱,将二人留于身边不离左右。

    一日,国师带兄弟二人到林中采药。见一仙人身伤数处倒毙在地。通晓经书、占卜、药草、符箓的直通国师见此尸体对二人说:“如将此尸焙干吃下,不但可以却除百病,还能益寿延年;步履轻捷,十日路程一日可达;力大无比,能负千斤;抓住象牙能将雄象摔倒。如将尸体浸于药中服用,则能长生不老。此尸将给我和你二人带来极大好处,速将尸体扛回庙中,我将配齐各种药物再做处理。”国师说后,兄弟二人遂将该尸扛回庙中。仙人之尸大小如七月婴儿。因其终年以上好芒果、番樱桃等为食,故有香蕉之香,芬芳袭人。回庙后,将尸体妥善收起。

    一日,国师进宫。兄弟二人乘机将仙人尸体焙干后吃下。食毕,二人想验证国师之言,便去找来一块长10肘尺宽8肘尺的大石板。果然,毫不费力一举而起。二人将石板放在庙阶之前。国师从宫中回来,见庙阶下石板,已料到几分。进庙后询问,兄弟二人也直言:“让我们吃掉了。”国师闭口不语。从此,兄弟二人力大如象。天长日久,引起直通国王惧憎,令拘捕二人。其兄正在妻子房中熟睡,被捕获斩首。弟逃出直通,直奔蒲甘。到蒲甘后,参见阿奴律陀王。王见壮士剽悍骁勇,非常怜爱,收为内侍,跟随左右。

    直通国王杀死印度壮士后问国师:“如何处理为好?”国师奏道:“可将尸体剁开,右臂埋于某地,左臂埋于某地,右腿埋于某地,左腿埋于某地,头颅与内脏则埋于另一地,埋时如此如此施些法术,则任何敌人也休想攻克直通城。”国王按国师所说作了安排,将尸体埋掉。果然,从该日起,没有任何敌人能威胁直通国。

    阿奴律陀令印度壮士到卜巴山采集缅桂花送至宫中,每日往返十次。据说壮士均能按时送至,从未延误。其时,卜巴山有一魔女,因前世缘分,见壮士后产生爱慕之心。魔女遂变幻人形,与壮士发生关系,后生二子。二子成年后,壮士将他们献给阿奴律陀王。王见二子均有神力,留于左右,赐名瑞品基、瑞品艾。

    (137)阿奴律陀王赴直通取三藏

    阿罗汉向阿奴律陀王奏道:“无经典就无法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有观念,我所指经典即三藏,而今我国尚无。应以重礼向藏有佛陀圣物和三藏之国索取,以使佛法永存于世。”阿奴律陀问:“向何国可以求得?”阿罗汉答道:“直通有三藏经30套,并存有许多舍利圣物。”王即命准备厚礼,遣一精干大臣出使直通。使臣好言向直通国王面陈阿奴律陀王之请求。但直通王心地邪恶,出言不逊,予以拒绝。

    阿奴律陀闻言大怒。尽起全国兵马水陆两路进军直通。水路计有战船80万只、水军8000万。陆路派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良吴毕四员大将为先锋,阿奴律陀王亲率大军殿后,计有战象80万头、骏马800万匹、士卒1800万。据说水军先锋行至白古 注 时,后卫水军尚未尽离京都蒲甘。同样,陆路先锋已抵直通国界,后继队伍亦未尽从京都开拔。

    直通国王摩奴哈闻阿奴律陀亲率四员神骑骁将与无数兵勇来取直通,惊恐万状,紧闭城门加强城防固守。阿奴律陀水陆大军抵直通后,四员大将遂率部攻城。直通城因有魔力护卫,屡攻未克。阿奴律陀王问印度婆罗门占星家和缅甸占星家们:“何以如此?”占星家们答道:“此城因有魔力护卫,故难以取胜。”

    此时,印度壮士上前奏道:“大王欲取直通,必先破其魔法。昔日臣兄被杀后,直通王曾用种种法术,将其头颅和四肢等分别埋于城内各处。如取出臣兄尸骨,破其法术,城必陷。”阿奴律陀王遂下令:“你去埋藏处取来。”是夜,印度壮士潜入城内,向其嫂问明各埋葬地点后,前去挖出尸骨,带回献给阿奴律陀王。王问占星家们:“如何处置为妥?”占星家们答道:“可将尸骨丟入大海。”王按他们所述,派船将尸骨抛进海中,只见海面升起一股水柱冲向天空,高丈余,宛如一棵棕榈树。法术既破,大军攻陷直通。国王摩奴哈和王后、王子及大臣们被俘,献于阿奴律陀王前。

    阿奴律陀王将直通历代国王供奉盛在宝盒内的圣物舍利及30套三藏经,用直通王的32头白象驮回。国王亦将大批武士和象、马带回。

    此外,还带回许多雕刻匠、镟匠、画匠、瓦匠、泥塑匠、金银首饰匠、铁匠、铜匠、乐师、宝石加工匠、象马驯养师和兽医、弓箭盾牌枪炮等武器制作工、厨师、理发师和香料配制师等。并按工种分队,不使混杂。还迎请了一批精通三藏经书的高僧法师。直通国王摩奴哈和王后、王子、公主等也被带到京都蒲甘。

    直通国第一代君王是悉哈罗阇,当时佛陀仍在世。从悉哈罗阇王传到摩奴哈共48世,威名显赫,笃信佛教。民众以施舍行善为乐事,国内安定繁荣,如同神国仙境。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达马亚扎 注 摩奴哈作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大国直通国君,拥有32头白象的圣主,仅因对阿奴律陀王的来使出言不善致使个人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缅甸大史》关于直通国的记载是:佛陀在世时,直通国王是阿输迦达摩罗阇。而《直通史》的记载是:伽湾波堤天尊之弟悉哈罗阇为直通王。伽湾波堤天尊曾请佛陀驾临金地即直通。佛陀涅槃后,伽湾波堤天尊带来32尊佛牙舍利,献给悉哈罗阇,供王祀奉云云。悉哈罗阇王在位60年,在佛陀涅槃后十年时辞世归天。其子悉梨摩须伽继承王位。可见《缅甸大史》的记载与《直通史》所载有两处不符。

    阿奴律陀返回蒲甘后,将带回的武士、工匠、学者分别安置在各个地区。将全部圣物舍利珍藏在宝盒内。将宝盒置于宫中御床头供奉。30套三藏经则珍藏在一座饰满宝石的藏经楼内,请高僧法师们讲诵。摩奴哈王与其家族役从人等一起住在敏格巴区。

    据说摩奴哈王讲话时口中即闪现出熠熠光轮。因此,当摩奴哈来参见叩拜时,阿奴律陀王不禁毛骨悚然,异常惊恐。为了消除摩奴哈的神威,便命厨师们把用宝石托盘供过佛的供品做成他的膳食。摩奴哈王并未察觉,一味食用。久之口中光轮消失。据说此后摩奴哈王万念俱灰,叹道:吾虽有志,亦难如愿矣!遂参悟铸起两尊高大佛像,一是坐佛像,一是涅槃像,并祈祷道:“但愿在轮回之中,永远不再为他人征服!”此庙即定名为摩奴哈,一直流传至今。

    * * *

    [1] 白古即今日之勃固。

    [2] 摩奴哈王的巴利文尊号。意即:吉祥三界光明高贵之法王。

    (138)到妙香国————中国奉迎佛牙 注

    笃信佛教的阿奴律陀王思忖:妙香国————中国有一颗神圣的佛牙,如果能向乌底勃瓦 注 索得这颗佛牙让众生顶礼膜拜,佛教定会更加发扬光大,众生也将在佛教长存的整个五千年中受益无穷。遂尽起全国兵马,亲率四员神骑骁将及瑞品基、瑞品艾兄弟,分水陆两路,每路3600万人,径向中国进发。抵后,乌底勃瓦紧闭城门,拒阿奴律陀于城外。阿奴律陀王见状,为探明原委,亲率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良吴毕及瑞品两兄弟乘神驹来到乌底勃瓦国师所在寺庙。只见国师有侍卫十万居于寺中。

    国师见阿奴律陀王、四员骁将和瑞品两兄弟个个服饰华丽,一时难以认定“谁是国君,谁是侍臣?”为了弄清情况,国师铺设了七个高贵的座位。阿奴律陀王用手中的阿粦陀摩神鞭对准七个座位抽去,顿时七者合一,然后端坐其上。江喜陀等四员骁将和瑞品两兄弟恭候两侧。国师见此情景,想此人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王,遂问道:“不知贵人从何方来?到鄙国来有何赐教?”阿奴律陀王答道:“朕乃阿梨摩陀那即蒲甘国的君主阿奴律陀是也。来贵国为求取释迦牟尼佛祖之灵牙,以偿瞻拜供奉之愿。”

    国师将阿奴律陀王来意奏明乌底勃瓦。乌底勃瓦不辨善恶,傲慢无礼。阿奴律陀王又问国师:“贵国乌底勃瓦为轮回与现世信奉何物?”国师答道:“我主乌底勃瓦为轮回信奉佛牙,为现世在宫前筑一高阁供奉月天。”乌底勃瓦对于阿奴律陀所率7200万大军认为乃区区小数,不足介意。

    据说,一日一群割马草者挑着担子,手托下颚,前来围观。他们将国王的7200万大军围了个里外三层。

    阿奴律陀愤然说:朕堂堂一国之君来到此地,乌底勃瓦竟不相见,亦不接风宴请,岂有此理?!于是,传瑞品两兄弟来到御前,说道:“汝二人夜间潜入乌底勃瓦宫中。乌底勃瓦睡在一水动轮机之中。乘其熟睡时,用吸管将水轮机中的水吸尽,用白灰在乌底勃瓦身上划上三道白线,然后在墙上写明:吾王陛下驾临此地,为何不见,也不宴请?再如此,则三道白线即刀落之处。”瑞品兄弟遵王命,夜间进宫,依言办妥。天明后,阿奴律陀又召见江喜陀说:“朕亲临此,乌底勃瓦对朕不敬。朕命你用绳索将月天神像捆起,用阿粦陀摩神鞭鞭笞之。”月天神像用铜铸成。身躯高大。腰围四人合抱,是上自乌底勃瓦下至全国臣民崇奉之神像。江喜陀遵照王命,毫无惧色,用绳索将神像捆住,用阿粦陀摩神鞭猛抽。

    月天知道:阿梨摩陀那蒲甘国王为瞻仰佛牙而来。乌底勃瓦为首臣民既不相见亦不宴请,为此迁怒于我。遂喊道:“痛煞我也!”月天的喊声就像在乌底勃瓦及所有妙香国民众的耳际响起。

    乌底勃瓦看到瑞品兄弟在自己身上划的三道白灰线和墙上的字大惊。此时又传来月天的喊声。乌底勃瓦和所有民众就像自己的肉将被吞噬一般,皆惊恐异常。乌底勃瓦遂带来许多礼品,在大臣们簇拥下来见阿奴律陀,说道:“实不知阁下驾临,惊闻月天呼喊方知此事。”

    阿奴律陀王说:“吾来贵国非为财物而来,是拟向贵国求取佛牙,望能迎回供奉,以求超世幸福。”乌底勃瓦说:“如佛牙愿巡幸贵国,只管迎去。”从此,两王相处交谈融洽亲密。

    自该日起,三月之中,乌底勃瓦每日即用金甗、银甗、金锅、银锅、金盆、银盆、金盏、银盏等器皿烹饪菜饭款待阿奴律陀。阿奴律陀也每日携许多供品到安放佛牙之地虔诚礼拜。佛牙具32大相、80种好、6道光轮,具有无比崇高之威德,升上太空,云游天际。阿奴律陀王虽屡次头顶宝盘,虔诚求拜,但佛牙始终留于天际,不肯降于盘中。

    阿奴律陀见状,心情不悦,异常伤心。天帝释见阿奴律陀王如此伤心,知此王必将承担发展佛教大业之任。天帝释遂取一尊碧玉佛像,使其与佛牙一起在天际云游。然后,降落在国王头顶的宝盘内。天帝释显身对国王说:“佛陀并未预言由汝供奉佛牙,只预言佛法在妙香国长存五千年。也曾预言佛陀前额骨舍利将归汝供奉。佛陀前额骨舍利已由室利差呾罗竺多般王从干延迎到国内,安放在由他修建的大佛塔内供奉。汝可取去供奉。”阿奴律陀大喜,叮咛国师每日用乌底勃瓦款待自己用的金甗、银甗、金锅、银锅、金盆、银盆、金盏、银盏等做好斋饭,供奉佛牙。两位国王愉快亲切地话别。阿奴律陀王带着天帝释赠与的碧玉佛像回国。

    阿奴律陀王途经木邦。统治木邦等九国 注 的土司用五张金丝细席铺地恭迎。阿奴律陀用阿粦陀摩神鞭一抽,由于国王的神威,五张金席即刻重叠在一起,王就坐于上。土司见此情景,即将五美齐备的苏蒙拉公主献给国王。王欣然接纳,后率大军分水陆两路返回。

    行至觉西地区,阿奴律陀对瑞品兄弟二人失去信任,处死于瓦因窦。这地区至今仍被称为“谷育瓦良彬” 注 阿奴律陀王为使佛教长存五千年,造福众生,在当布雍地区建一佛窟,名为素当卑 注 。

    从觉西启程,改乘御舟。此时,瑞品两兄弟已成神。御舟顺流而下。瑞品兄弟握住船舵,阻于河中。阿奴律陀问印度婆罗门占星家与缅甸占星家们:“舟何故不前?”占星家们答道:“陛下仆臣瑞品兄弟二人上奏,自任职以来尚未受恩,故今持舵随行。”王当即下令在当布雍地区的素当卑佛窟内为兄弟二人设一神龛,由觉西一带民众供祀。大臣们遵旨下令。后国王又在曼德勒山建造一塔、在叫做界野的两座山上建立两座佛塔。一切安排停当,王乘御舟顺流而下,返回京都,将碧玉佛像置宫中供奉。

    * * *

    [1] 此节所述阿奴律陀到中国奉迎佛牙事,在中国史籍中未见有相应记载。

    [2] 缅语称南诏王或中国皇帝为Utibwa乌底勃瓦。来源其说不一,尚待细考。如:西方学者巴克认为来自汉武帝音译;法汉学家伯希和同俞贝都说系吐蕃赠给南诏王异牟寻的封号————“日东王”一词衍变而来;我国中缅关系史教授陈炎则认为可能源自缅甸三个龙蛋故事,因U缅语意为蛋,bwa缅语意为生,Utibwa即同蛋所生,与“胞波”意近似。

    [3] 木邦等九国即指:木掸九国,指:孟拱、孟养、孟密、孟乃、当突、孟拜(摩别)、良瑞、底宝和登尼(木邦)九地。

    [4] 意即:处死之地的榕树。

    [5] 意即:祝愿圆满实现。

    (139)木邦等九国土司之女苏蒙拉

    阿奴律陀王将木邦等九国土司之女苏蒙拉留在身边。苏蒙拉耳环内藏有圣物,故光华灿烂。王后嫔妃们见后,在王前潜说苏蒙拉系一佐格尼女妖。国王前往观看,果见苏蒙拉的耳环光芒四射,因而轻信王后嫔妃们的谗言,认定苏蒙拉确系一女妖。下令道:“苏蒙拉不宜再在宫中,立即返回原籍。”苏蒙拉拜别国王和护国神、护殿神等之后,带领扈从返回故里。

    苏蒙拉晓行夜宿,途经良吴村、宁村、勃林、赖窦村、冈西村、杜云山、温勃德、新城、驻地、炯巴村等地。一日,行至瑞萨延塔址附近,苏蒙拉耳环失落。只见水中映出耳环熠熠光芒。遂纵身跳入河中俯身寻找,却不见。蓦地只见带有圣物的耳环在空中显现,一群麻雀围在四周啭鸣不已。苏蒙拉俯身下拜。其时,带有圣物的耳环落下仍戴于苏蒙拉左耳之上。苏蒙拉萌起为圣物修建宝塔的愿望。天帝释见圣物可供民众供奉五千年,便化出一堆砖石。苏蒙拉遂将带有圣物的耳环珍藏于塔基下,建一高五肘尺之佛窟。

    阿奴律陀王闻言:苏蒙拉将从木邦带来的金银施舍给当地僧俗并修建佛窟。派一使臣带圣旨前往察看。圣旨中写道:“若佛窟之门朝东面向木邦掸村,即将苏蒙拉处死。如佛窟之门面朝朕之京都蒲甘,则赦免。”御史到达该地,天色已晚,准备宣读圣旨。苏蒙拉以重金贿赂御使,请天明后再宣读接旨。当夜款待御使,并委婉探询圣旨内容。御使透露了圣旨内容。苏蒙拉跪地向天帝释、四大天王、达玛德瓦 注 神等祈求。随后她用手攥住系于颈上的缀玉金丝围巾的一端把围巾打了一个旋儿。与此同时,本来面向东方的瑞萨延佛塔也朝向了西方。天明后,御使察看过佛窟后,即返回蒲甘。御使返回,王问明情况。于缅历416年8月10日(公元1054年11月8日)将佛塔周围7000肘尺之内的土地献与苏蒙拉所建瑞萨延塔。

    后至缅历485年(公元1123年)时,神舟王阿朗悉都为供奉该塔,将东至丹巴亚羌,南至蜿蜒的密艾河,西至班羌河岸边的因玛窦,北至那盖山和那盖河一带的村庄和土地全部献与该塔;另将50户人家捐给佛塔作为塔奴,从事看守、洒扫、供奉等劳役。后孟养王在位时,重修佛塔,将塔身提高至30余肘尺。再后,到修建摩诃敏加拉五层金殿庙的施主在位时,王太后再修佛塔,升金伞一顶,并从塔底至塔尖全部贴金。在《缅甸大史》与《中史》两部史籍中,没有四大名塔之一的瑞萨延佛塔的记述。上述有关瑞萨延佛塔的情况,本史系根据蒲甘《瑞喜宫佛塔史》和《瑞萨延佛塔史碑文》等写成的。

    * * *

    [1] 意为司年之神。

    (140)迎奉佛陀额骨、佛牙并珍藏在瑞喜宫佛塔内

    之后,阿奴律陀王率水陆大军直奔室利差呾罗,拆毁竺多般修建的佛塔,取出佛额骨,置于一嵌满宝石的尖顶阁状佛龛中,用白象迎送回国。此事《新史》中写道:“学者们不赞同竺多般王从干延国取得佛额骨一说。”

    根据是:在《佛额骨舍利史》一书中有以下记载:“佛陀涅槃后,末罗王得到分到的一份圣物舍利————佛额骨。摩诃迦叶长老向末罗王索取后,将圣骨赠与摩诃难。之后,佛额骨便由信摩诃难、姜陀拘达、婆陀先那、阇耶斯那、僧伽勒弃多、梨波多等六位长老互相转送和奉祀。后来梨波多长老将佛额骨带到锡兰岛摩诃加马村,给予摩诃那伽国王。在锡兰岛佛额骨便由摩诃那伽、伽达那拉亚伽、乔达勃亚、伽伽温那四位国王相传供奉。至佛历360年(公元前216年)后,才由伽伽温那王将佛额骨安放在摩唏迎伽那宝塔之中。”

    据《若开史》和《摩诃牟尼塔史》载:“杜拉珊达雅王的皇侄姜陀拘王在位时,阿奴律陀王进军若开。阿奴律陀王未能迎到摩诃牟尼佛像,只得到一些金银佛像和佛额带。”史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佛额骨和佛额带。因此,学者们对《佛额骨舍利史》中所载佛额骨一说与《若开史》和缅甸史中所述佛额带一说都表示赞同。

    关于竺多般王从干延国取得并珍藏佛额骨一事,缅甸《古史》、《缅甸大史》均记述一致。《若开史》却记为;“阿奴律陀王在位时才取得。”但关于缅甸帝王的称号记载等,经过历代精选核实的缅甸史籍较之外族的记载更为可靠。

    阿奴律陀王恐日后室利差呾罗城被反叛者占据,遂将城池夷为平地。竺多仰王将父王竺多般的九宝御舫埋于地下。阿奴律陀从地下掘出观赏后又埋回地下。阿奴律陀返回京都蒲甘后,与阿罗汉长老商议佛额骨事宜,为使佛教长存五千年,造福众生,将佛额骨藏与佛塔地宫之中。关于选择建塔地点决定采用如下办法:将佛额骨置白象背上,任白象漫步,并立誓:“白象伏下之地即应为塔址。”放出白象后,白象走至一沙滩即今瑞喜宫塔址处伏下。王见白象伏在沙滩上心中不悦,想吾一心为佛教长存五千年兴建佛塔,不料白象偏偏不伏于富饶之地,却伏在这块荒原沙滩之上。

    是夜,天帝释显身对国王说:“汝不必忧虑。白象所伏之地正是将随佛教一起长存五千年之地。”国王大喜,立即安排建塔事。天帝释将这块厚24万由旬的土地变成全系石质之地,并用铁箍箍紧。阿奴律陀见佛法将长存五千年,遂迁至瑞喜宫塔南五座重阁中住下。瑞喜宫塔兴建于缅历421年(公元1059年)。安放圣物佛额骨石函时佛陀显圣,仪态轩昂,雍容华贵,显出相好大小特征 注 及六道光环,携八法器,升入天际。并预言:“此王原系一头名为布拉列之象,曾在一坐夏期三月之中侍奉过我。今又弘扬我教,将来必和我一样修行成佛。”王听罢真言,欣喜欲狂,心情犹如经过百次精弹的棉花浸在百次滤制的油中一样,紧抱着安放舍利圣物的宝盒呜咽不止。阿罗汉长老向国王奏道:“佛陀之佛教有待于吾等做的事尚多。可将吾王紧抱宝盒的形象铸一金像珍藏于佛塔地宫之中。”国王依言。

    历史碑铭对瑞喜宫佛塔的建址均有记载。《新史》载:“建筑瑞喜宫塔的沙滩系当年骠绍梯王与母后相会之地,地名原为泽亚空,在书写时后来写成喜宫,故名。后凡建成与此塔形状相似者皆称为‘喜宫’塔。”在《埃格克亚高达注疏》一书中载:“在瑞喜宫佛塔中珍藏有佛牙、佛锁骨、佛额带。”那瓦德根据这一记载,作雅都诗 注 一首以示对瑞喜宫佛塔的敬仰。诗中写道:

    舍利遗物,

    佛陀额带,

    佛牙锁骨,

    吉祥种种,

    荣光无数。

    当瑞喜宫佛塔建好塔坛三层时,阿奴律陀王想:“吾乃佛陀预言中人。曾去中国索取佛牙未果。天帝释传谕佛陀真言,说吾将祀奉碧玉佛像和佛陀前额骨。如能将锡兰岛的那枚佛牙取来,安放在佛塔之内,众生将在五千年内获得莫大恩泽。”

    当夜,天帝释看到佛陀的佛教将发扬光大,便托梦给阿奴律陀王,指出他将在锡兰得到佛牙。国王醒后,喜出望外,召集四员大将等文武大臣计议。王问:“朕欲渡海去锡兰,去取锡兰历代国王供奉之佛牙。卿等意下如何?”

    江喜陀上奏道:“吾王陛下,威力巨大。若臣等四人随王出征,休道是区区锡兰岛,即令整个南赡部洲各位帝王合兵一处来抗,亦非臣等对手。”阿奴律陀王听到四员大将如此说大喜,遂带领四员神骑骁将以及扈从人等印度步卒们来到巴伐,准备渡海赴锡兰。

    当阿奴律陀王等抵达码头时,天帝释感到他的班都甘巴拉宝座 注 突然变得坚硬异常。思忖不知人世间又有何事?俯首下视,见阿奴律陀正准备赴锡兰去取佛牙。天帝释知道此行必将引起两王间剧烈争斗,整个锡兰岛将被夷为平地。天帝释遂变化成一位艄公对阿奴律陀王说:“今我船将赴锡兰岛,请上船。”阿奴律陀王想太巧了,遂与四员神骑骁将一起上船。当晚天帝释请他们吃仙食,眠仙塌。阿奴律陀与扈从们享受神仙之福,熟睡不醒。天帝释当夜送他们返回劳伽难陀码头。阿奴律陀醒后见是劳伽难陀码头,知道天帝释不愿吾等去锡兰岛,心情不悦。天帝释又托梦给阿奴律陀王:大王遣使去求佛牙即可得。王与阿罗汉长老商议,派一精明大臣带一头白象为礼物,嘱其必须好言相求去迎请佛牙。

    同时,天帝释又托梦给锡兰国王陀杜须那。锡兰王梦见统治阿梨摩陀那蒲甘的威武显赫的阿奴律陀王率四员神骑骁将来到锡兰岛,将锡兰全岛现世供奉的四人合围的红石巨神像捆起带走,并且迎走佛牙。陀杜须那王醒后,异常惊恐。阿奴律陀王派出的船只,凭借天帝释的佑护,七日即抵锡兰岛。使臣谒见锡兰王,献上阿奴律陀王赠送的白象及其他礼品,并说明来意。

    此事,据《缅甸大史》载:“锡兰王底里僧伽菩提是毗阇耶王以后的第87代君王,于佛历1072年 注 ,即缅历541年才成为国王的,他是和九尊缅桂佛像施主那腊勃底西都是同一时代的君王。阿奴律陀在削元560年后,于缅历379年(公元1017年)即位为王,缅历397年(公元1035年)崩。 注 ”这个提法与《缅甸大史》本身所载年代有很大矛盾。不仅与《岛史》、《小史》等经典相矛盾,与格拉亚尼等碑文也相矛盾。阿奴律陀王缅历379年即位时,正值锡兰岛陀杜须那王在位6年之际。

    锡兰王听罢来使转告阿奴律陀王所嘱之言,感到亲切快慰,说:“朕将为朕友得以供奉,按其所嘱向佛牙恳求。”锡兰王来至安放佛牙的重阁,举行隆重供奉典礼进行恳求。此时佛陀显圣,仪态轩昂,具32大相、80种好、6道光轮,携带8法器,云游于天际。锡兰王头顶九宝高脚花盘,虔诚祈祷。蓦地,佛牙一化为二,空中宛如出现两尊佛陀。锡兰王见佛牙化为两颗,恳求道:“请将化出的那颗佛牙放在弟子顶上花盘之中。”在锡兰王一再恳求下,佛牙降到国王顶上花盘之中。锡兰王头顶佛牙,步行到使臣船只停泊码头,涉水进入河中,直至河水淹至颈部,才将佛牙送上船舱,叮嘱道:“望朕友阿奴律陀陛下和朕一样,下到河中,涉水行至河水淹至颈部时,用头顶迎奉佛牙。”使臣们将佛牙安放在百宝重阁式佛龛内,毕恭毕敬地妥善护送。大船扬帆驶离锡兰岛,借助天帝释神力,七天后抵达劳伽难陀码头。

    阿奴律陀王闻派往锡兰的船只已载佛牙返回,大喜。遂骑上“白莱比雍”白象至迎请佛牙码头亲来奉迎。佛牙见阿奴律陀未按锡兰王所嘱来迎,却骑象而来,大船掉头,停于大海之中。

    有些史书则载:大船径返锡兰。

    国王阿奴律陀见船返航,大惊失色,立即举行隆重的恭迎仪式虔诚祈求,大船方重新靠岸。国王头顶九宝高脚花盘,纵身下海,涉水向前,直至水淹至颈部,才将佛牙请入盘中,转身返回岸上。无数文武大臣与士卒簇拥着迎至宫中。王将佛牙安放在宫前嵌满宝石的重阁状佛龛中,举行了隆重的供奉仪式。

    阿罗汉长老向国王奏道:“为使众生在佛教长存的五千年内都能供奉佛牙,建佛塔供奉比置于宫中,善果更多。”阿奴律陀王为了造福众生,将供有佛牙的重阁状宝石佛龛置于白象背上,祈祷道:“请吾佛令白象行至吾佛希望安放之地。”放出白象后,漫步行至安放佛陀前额骨的瑞喜宫佛塔处,即伏于塔旁。阿奴律陀王遂将佛牙藏于瑞喜宫佛塔内。

    阿奴律陀王庄严地立誓说:“如吾将来确能修行正果成佛,望再化出一颗佛牙来。”果真又化出一颗佛牙。国王又将佛牙置于白象背上道:“白象所伏之地即为安放佛牙之所。”放出白象,白象登上丹吉山,伏于山顶。于是在山顶建一塔,将佛牙置于其中。

    国王再次庄严立誓,又化出一颗佛牙。将佛牙放在白象背上道:“白象所伏之地即为此佛牙安放之所。”放出白象,白象行至锡兰归来时大船停泊的码头————劳伽难陀旁伏于地上。于是在该处建一佛塔,安放此佛牙。

    之后,国王又进行一次庄重的立誓,又化出一颗佛牙。仍将佛牙置于白象背上。白象登上杜云山,伏于山顶。于是在杜云山顶又建一佛塔,安放佛牙。

    如此,国王又许愿一次,又化出一颗佛牙,仍将佛牙置于象背。放出白象,白象朝东登达良山稍事休息。越过达良山,登克越山,继又登别山,伏于山巅。阿奴律陀在别山也建成一座佛塔,安放佛牙。阿奴律陀想在达良、克越两山也建塔,于是在两山上又各建一塔,并在塔内安放许多舍利圣物。为使佛教长存五千年造福众生,共建塔五座安放五颗佛牙。佛塔建成后,举行了隆重仪式,共享善业,洒水祝福。

    * * *

    [1] 即指32大相与80种好。参见(91)节注释。

    [2] 缅甸一种诗体,意即:赞歌。

    [3] 天帝释的宝座名,意为:平的毛绒坐垫。传说凡人间有难或发生重大事故,该宝座都会变得坚硬异常,使天帝释了解俗间有事需他出面帮助或调解。

    [4] 原文如此,年代有误。

    [5] 此处所述年代与后来经考证得出的年代不同。现代历史学家都写为:阿奴律陀王1044年(即缅历406年)登基,在位33年,1077年(即缅历439年)故去。

    (141)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良吴毕奉命出兵援助欧德白古

    一日,忽报炯国 注 军进犯欧德白古,请派援军。阿奴律陀答应发精锐骑兵40万往援。来人走后,王命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良吴毕四员大将身着神铠神甲,带领扈从80名印度步卒往援。至欧德白古后,国王心中不悦道:“答应派兵40万,为何只来四名骑士?”四员神骑骁将说:“陛下为何这般议论我等?”说罢,到黄瓜地中表演各种绝技。欧德王和民众见他们武艺高强,赞不绝口,说道:“此等豪杰技艺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绝非凡辈,定系神人也!”欧德白古王大喜,赠以重礼,盛宴四人。

    炯国兵勇象马甚众,四员神骑骁将挥戈冲入炯军阵中。将该军分割成四片,生擒四将:澳比亚仰、澳比亚耶、澳比亚布翁、澳比亚拜。炯军大败,纷纷弃械只身而逃。四员神骑骁将还将擒获的四名炯军大将献予欧德白古王。

    欧德白古王大喜,重赏四将,并将珍藏在一小金筒内的历代国王供奉之舍利 注 以及爱女玛尼山达公主献给阿奴律陀王。玛尼山达公主十分美貌,体重如一尊狮像。途中,公主由四员神骑骁将轮流护卫。一日,由江喜陀护卫时,江喜陀与公主有染。此后其他三位将军护卫时发觉公主的体重增加超过了狮像,返回向阿奴律陀王奏明:在江喜陀护卫公主后,公主体重发生变化。

    阿奴律陀大怒说:“畜牲竟敢如此欺辱孤王!”说罢将江喜陀用绳索缚了,手持阿粦陀摩宝矛直刺过去。江喜陀命不该绝,宝矛未中其身,却将缚他的绳索割断。江喜陀脱身后,拾起阿粦陀摩宝矛拔腿就跑。逃出良辛门直奔江边叟格德码头。呼喊江心渔船渡他过江。渔夫佯装不闻。江喜陀举起宝矛投向渔船。收回宝矛渔船也随之靠向岸边。江喜陀上船后径向对岸昂达地区一所印度寺院驶去。江喜陀逃走后,国王派七名印度武士前去捕杀。这七名武士知道江喜陀神通广大,休想明目张胆地捕他,只有等他熟睡时再下手,就跟踪尾随其后。

    江喜陀未进食又饥又累,走进一座林中,想倒地小睡。随手想把宝矛插在身边地上,但一连数次均未插住。一时性起将宝矛掷向林中深处。七名印度武士正在林中窥望伺机捕捉江喜陀。宝矛飞来,将七人像串糖葫芦一般刺个正着。江喜陀醒后,起身到林中寻找宝矛,见宝矛将七名印度武士穿成一串。心想:我的衣食父母国王确有杀我之心了。遂收回宝矛,去北方姜漂地区。

    当地有一名高僧,身边有一十分美貌的甥女。高僧精通占卜,看过甥女的生辰八字后说:“当年我妹与妹夫曾对我说:一日你去摘棉花,在地中睡熟,蜜蜂曾来你裙边筑巢,这是将有贵人来找我女的征兆。某日,一人将自东南方来,见到你后将向你施礼讨水喝。这位贵人就是你的未婚夫。那天你要事先准备好丰盛的食物。”

    到了高僧所说之日,江喜陀挥舞着宝矛来到此地。他看见面前的美貌姑娘————高僧的甥女,上前说道:“给我点水喝吧!”随后又从高僧庙中的一棵柠檬树上摘下果子,用阿粦陀摩宝矛削去果皮吃将起来。柠檬变得甘美无比。高僧见江喜陀吃得津津有味,向他要了一个尝尝,果然异常甘美,胜似仙果。高僧思忖:酸果经此人之手摘下竟变得如此甘美,可见来者绝非凡俗,定是一位福大之人。立即吩咐甥女送水给他。甥女单补拉恭敬地向江喜陀递了水,并将准备好的食品请他吃。江喜陀食毕,对单补拉说:“你侍奉我,我将以性命相托。”单补拉依允。从此,单补拉对江喜陀精心侍奉。

    阿奴律陀王建一佛塔,将欧德白古王赠送的佛发藏于塔内供奉。佛塔称之为摩诃奔奈。

    欧德白古王赠送的佛发的由来是:德普达和婆梨伽两兄弟建两座佛塔,竺多般王将婆梨伽所建的塔拆毁,取出埋于塔中的四根佛发,在室利差呾罗城重建佛塔供奉。室利差呾罗亡后,孟王又拆毁佛塔,迎走四根佛发。将其中二根藏于瑞茂多塔内,一根藏于介果塔内,另一根装入宝石金筒中,在宫中由历代国王供奉。

    据《佛额骨舍利史》一书载:泽亚先那龙王乘德普达和婆梨伽不注意时窃走两根佛发,装在一小筒内藏于龙腹。锡兰王伽伽温那在位时,一些罗汉高僧从龙腹中取出佛发,珍藏在德鲁湖的摩诃敏加拉佛塔中。

    阿奴律陀王将直通王摩奴哈和他的家族,随从捐给他所做的功德瑞喜宫佛塔为奴。摩奴哈是他们的领班。

    苏卢是阿奴律陀之后埃嘎玛黑蒂的独子。埃嘎玛黑蒂王后身边侍女有:身着红宝石锦服头梳素列发式的大臣女500名,身着绿宝石锦服头梳雅今乌宜发式的大臣女500名,身着钻石锦服头梳雅今乌恰发式的大臣女500名,国王赐予的身着珍珠锦服的富绅女4名,驼背女50名,罗圈腿女50名。她们皆系金项饰。此外,还有演奏宫乐的操弯琴、笙、鼓、钹等乐器的女乐师若干。

    此外,阿奴律陀王封欧德白古王的玛尼山达公主为底里山达黛维王后,居于宝石重阁之中。侍奉底里山达黛维王后的侍女有:身着红宝石锦服头梳素列发式的大臣女300名,身着绿宝石锦服头梳雅今乌宜发式的大臣女300名,身着钻石锦服头梳雅今乌恰发式的大臣女300名,身着金饰的驼背女30名,罗圈腿女30名。还有,每日演奏宫乐的操弯琴、笙、鼓等乐器的女乐师若干。

    * * *

    [1] Gywan炯国,即暹罗,今泰国。

    [2] 后文中始写明筒内所藏系佛发。

    (142)阿奴律陀王率众巡游各地 修筑浮屠、佛窟、寺庙 兴建堤堰、沟渠、池塘

    阿奴律陀王率领大队人马巡游各地。据说计有白象38头、黑象80万头、马800万匹、士卒18000万名、大小船舫80万只。王到达印度孟加拉时,留下许多石雕伶人像以及弯琴、椰笙、铜钹、小铃、大鼓、牛角瓜鼓、角号、唢呐、笛子等乐器模型,说:“朕子孙后代若有能力来此,这些伶人将为他们演奏。”

    王足迹遍及全缅,在各地修建浮屠、佛窟、寺庙、佛廊和亭榭,后返回京都蒲甘。王对佛陀教义崇信甚笃,将从直通带回的30套三藏经从孟文译成缅文,请高僧长老们反复勘校,珍藏在宝阁之中,向僧众讲授。

    此外,王在全缅各地,因地制宜地兴修堤、堰、渠、塘。王到南部的垒敦后,登达良山,环视四周,见格育山泉水下泻。王思忖:“如层层设堰筑坝,引水灌田,将在佛教长存之五千年中为众生造福。”遂用7200万士卒在班扬河附近筑金达、鄂乃丁、彪比亚、古弥四堰。

    上述四堰和麦克亚河上的那娃岱、关塞、古道三坝共建堰坝七处,以此营造了80万缅亩的田地。

    皎栖 注 是蒲甘那腊勃底西都 注 王建的;丁兑堰是敏塞瑞南信 注 在位时,在中国人来到敏塞时请他们修建的 注 ;齐道堰是阿瓦王朝明基苏瓦绍盖 注 修建的;鄂基堰是在后来阿瓦王摩别那拉勃底 注 在位时修建的。

    阿奴楼陀德瓦 注 王于缅历379年(公元1017年)登基 注 ,至缅历395年12月12日(公元1034年2月17日)星期五即国王在位16年时,同时建43镇,以防居住在甘菩遮和缅甸丹巴提巴两国边界上的掸、暹民族混杂。这43镇是:冈辛、老官屯、鄂永、鄂因、瑞固、因凯、摩达、格塔、梯金、妙当、太公、欣末莫、坚尼亚、桑贝那果、鄂辛古、贡达亚、马圭德亚昂、欧、耶难达、那伽茂、因马代、松谬、东布翁、马达亚、德盖金、瓦因窦、当布雍基、谬丁、勒黑、信马德、麦克亚、德翁、敏塞、密达、亥德、达伽拉、良渊、瑞谬、白巴、谬拉、盖林、楚瓦和波罗奈底。

    此外,王在缅甸本土建立许多城镇。其中以十万丁城 注 为首。其余各城镇分别定为千丁、八百丁、四百丁、三百丁、二百丁、百丁、八十丁、五十丁、三十丁、二十丁镇。国王出巡时,每到一地该地必须按照规定应征兵丁数目出人护卫。明耶锡新大臣奉命建冈辛、老官屯、东吁、 注 盖林、楚瓦、波罗奈底等43镇。一日为建镇清理地面时从北面奔来一头无牙象,径向东方驰去,故起名为亥德 注 镇。明耶锡新大臣后因蓄谋行刺阿奴律陀王被处死,后成神。

    缅历401年(公元1039年)阿奴律陀王在良瑞因登建包里达佛塔。返回途中见从已毁坏湮没在野蔓荆棘之中的内藏佛陀眼窝骨舍利的牟陶佛塔中飞出一只孔雀般大小的金蝇。王见后异常惊喜下令重建。故亦名瑞英苗塔 注 。

    国王返京途中,婆罗门占星家、缅人占星家、学者们请王进亥德镇。国王允诺进城建一塔,取名帕耶拉。宫妃们建因拉窟、坎吉窟和帕耶窟。筑城大臣名耶锡新死后成神,为他建一窟取名明耶窟。并在镇北建一神龛,供当地居民对他供奉。王并为该地20村委派了20个头领。

    阿奴律陀王在垒敦建宾垒、密马那、密达、敏空岱、叶蒙、勃南、麦克亚、德别达、丁当、德牟错、坎卢等11村。阿奴律陀王在堤堰、沟渠、池塘等工程竣工后,在别山脚下,播下一颗贝多罗树种,向树神和土地神祝祷道:“当朕再次成为蒲甘之王时,将是贝多罗树种发芽之日。”

    一日,王所居行宫下有一小蛙叫。王问婆罗门占星家与缅人占星家:“小蛙何故啼叫?”占星家们答道:“雄蛙死,小雌蛙负其夫尸而哭。”王又问:“其意如何?”占星家们奏道:“其意:大王陛下在抵达阿梨摩陀那蒲甘京都之前,将遭敌人谋害,升入仙境。”阿奴律陀王怒喝道:“竟敢在朕面前出此也谰言?速去查明有无小雌蛙负夫尸之事?”卫士们立即掘地寻找,果见一雌蛙背负一雄蛙尸。献于王前。此事触犯了国王尊严。王大怒,下令将婆罗门占星家、缅人占星家们下镣投进牢房。

    王骑白象丹敏苏瓦,7000名大臣簇拥左右,率领四军从该地返回京都蒲甘。抵达蒲甘,进入德亚勃加门时,一猎人前来奏道:“昂达密琪地区发现一头名为塞库勃拉的野水牛出没为患,人们不敢过往。”此时,王所骑白象右足已跨入德亚勃加门,也是王气数已尽,闻言后不再进宫,命全队折回,说:“朕将以朕象除此孽畜!”率大军径奔昂达密琪。抵达后果见一头野水牛,遂任凭御象向前冲去。那水牛并非一头普通水牛,是因前世作孽变成的野牛。奔至象前,一跃而起,越过象背,用双角猛牴国王,王当场驾崩。跟在象后的7000名大臣与士卒顿时乱作一团,四处逃散。

    这头野牛的来历是:王前世一仇人成了二翼榄仁树的树神,栖身于该树之中。当阿奴律陀王赴中国途中到达该树下时说:“朕今到此,树神竟不显身接驾。”命江喜陀用阿粦陀摩神鞭鞭笞之。因该鞭系天帝释所赐神鞭,树神道行尚浅难以招架,战战兢兢从树上跳下落荒而逃。从此,决意加害阿奴律陀。王威德旺盛之时难以得手,今王气数已尽,乘机来袭,王遂命终。

    后树神与神龙为争夺王之尸体而斗。其时,天帝释取走,葬于乾陀摩陀那山中。另有一说葬于方广山者。

    龙与树神争夺国王遗体之地在丹吉山东南部一座小山顶上,故此峰至今人称“路当” 注 。

    阿奴律陀王具有很大荣耀、力量与权势。他的王国疆域:西至印度的勃代格亚邦;西北至格杜鄂那基耶敦米国、北连又称为妙香国的中国、东北临亦名格温底的班德国、东至又名色底达的宾加国;东南至称之为阿约萨的炯国。

    阿奴律陀王为征服他国,动员了他的40万尺格杜 注 、伦锦 注 和400万只劳加 注 、皎雷 注 船。400万只劳加、皎雷船针对上游各国在东西两岸排开,东岸船队可从蒲甘一直排到阿瓦,西岸船队可从当布翁良拉一直排到实皆。40万只格杜、伦锦船针对下游各国,也在东西两岸排开,东岸船队可从蒲甘一直排到室利差呾罗,西岸船队可从当布翁良拉一直排到卑博乌茂。

    圣君拥有极大荣耀、力量和权势,在位33年,国运昌盛,佛教弘达。不仅国王荣华富贵,且造福子孙后代、黎民百姓。33岁即位,在位42年,终年75岁。临终时,蜜蜂在宫中王座门上造巢;魔鬼在德拉巴门上狂笑;御用宝刀顿失光泽;一只秃鹫栖于宫上;登奈底与丁兼之时恰好重合。生辰为火曜日。

    * * *

    [1] 旧译叫栖,缅中一地名,原意即石坝。

    [2] Narapatisithu旧译那罗波帝悉都,1173-1210年在位。

    [3] 敏塞在中国史书上称之为木连城,瑞南信意即金殿之主,故敏塞瑞南信意即:敏塞开国之君,指彬牙王朝阿丁克亚王。

    [4] 《元史》之载云南参知政事高庆等出征缅甸因受贿被诛一案,未提及元兵协助缅方开渠筑堰事。参见《元史·缅国传》。

    [5] Minkyiswasawke旧译明吉斯伐修寄1368-1401年在位。

    [6] Mobye Narapati旧译无毗那罗波帝1546-1552年在位。

    [7] Anuruddhadewa即:阿奴律陀王。

    [8] 前文已注明此书载阿奴律陀登基年代有误,经史学界考证阿奴律陀于1044年登基。此处原文照录。

    [9] 缅王按各镇战时应征兵丁数字规定该镇等级。

    [10] 原文如此,有误。上文43镇中并未有东吁。

    [11] 亥,意为无牙之象;德,意为上来、出现。

    [12] 瑞英,意:金蝇;苗,意:望见。

    [13] “路”意为争夺,“当”意为山。

    [14] 格杜,源自孟族语,缅甸古代一种带帆的大战船。

    [15] 伦锦,一种造成像伦锦鸟状的战船。伦锦鸟系缅甸传说中雌雄极其相爱的一种鸟。

    [16] 劳加,一种首尾翘起的蜈蚣状御舫,有人亦译作“蜈蚣舫”。

    [17] 皎雷,一种战船。连铁钩铁环可以牵引拖带其他船只者。

    (143)苏卢王

    缅历421年(公元1059年) 注 ,阿奴律陀之子苏卢即位。当王幼年举行喂食礼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