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实字卷之二 名字二之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陈今之政教善恶”,解布也。而“金铺”,则门之衔环者,亦名也。

    坟。平读,名也,礼檀弓“古者墓而不坟”。仄读,静字也。昼禹贡“白坟”,“赤坟”,土膏肥也。

    论。平读,名也,“评论”“鲁论”“斎论”之类。去读,动字也,昼周官“论道经邦”。礼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

    弹。去读,名也,行丸也,又“弹丸”。平读,动字,鼓爪也,史记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又纠劾也。

    缘。去读,名也,衣纯也。汉昼公孙弘传“缘饰以儒术”,注云:“犹衣加纯缘也”。平读,动字,循也,“缘木求鱼”,又因也。

    监。平读,名也。礼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诗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去读,动字,视也,诗大雅皇矣“监视四方”。又“监”“鉴”通,昼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而官寺为“监”,名也,去读。

    缝。去读,名也,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平读,动字,以针#衣也,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缝”。

    亲。去读,名也,“亲家”“姻亲”之属,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平读,动字,近也,爱也,“身亲庶务”,又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

    桡。平读,名也,博雅“楫谓之桡”。去读,动字,易大过“栋桡”,枉也。又礼月令“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

    烧。去读,名也,野火曰烧。平读,动字,烧也。

    操。去读,名也,“节操”“琴操”之属。平读,动字,礼曲礼上“必操几杖以从之”。

    磨。去读,名也,石硙也。隋昼天文志“如蚁旋磨”。平读,动字,诗#风淇奥“如琢如磨”。

    兴。去读,名也,趣也,“诗兴”“乘兴”之属,而“比兴”读亦同。平读,动字,诗#风氓“夙兴夜寐。”又静字,盛也,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暮不兴”。

    担。去读,名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弛于负担”。平读,动字,国策秦策》“负昼担橐

    骑。去读,名也,“车骑“骠骑”之类。平读,动字,跨马也。

    难。去读,名也,礼曲礼上“临难毋苟免”,患难也。又诘#之解,则动字矣,平读。“难易”之解,静字也,亦平读。

    藏。去读,名也,礼中庸“宝藏兴焉”。平读,动字,匿也,易文言“阳气潜藏”。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

    笼。去读,藏也,“箱笼”“药笼”。平读,动字,汉昼食货志:“尽笼天下之货物”。而盛矢之器曰“笼”,亦名也。

    观。去读,名也,“宫观”“京观”之称,卦名同。平读,动字,昼盘庚上“予若观火”。

    盐。平读,名也,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供百事之盐”。去读,动字,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1本条疑误。“楷”无动字用法,所引儒行例仍是名字,平声只是又读。

    ○2章云:诗序正义引注(周礼注)曰:‘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马氏以为诗序,误。

    ○3马氏原文只作天文志,章加‘隋昼’,并云:汉昼无此语,此例盖自康熙字典转引。字典仅着“天文志”,亦未详何史。惟隋昼无文志有‘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之语,字典或节取其辞也。

    名字诸式

    [1.5.1]名字骈列.按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气稍觉浑厚。

    双字同义者,如:“规模”“威仪”“形容”“纪纲”“典章”“矩矱”“德政”“礼乐”“度数”“制度”“性命”之类。

    其对待之名,率假借于动、静诸字。如:“古今”“是非”“升沉”“通塞”“升降”“可否”“安危”“出入”“宽严”“否泰”“因革”“盛衰”“进退”之属。

    左传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篇内,双字之名,难以尽举。如:“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又“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又“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又“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云云。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又“连之以覊馽。编之以皁栈”,又“故纯朴不残,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云云。汉文最浑厚,其名字多用双字。汉昼高帝纪内有“”,“愿为箕帚妾”。“珍宝尽有之”,“妇女无所幸”,“籍吏民,封府库”,“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仪”云云。

    刑法志内,“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乱狱滋丰,货赂并行”,“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夫刊至断支体”云云。盖有不可胜指者。

    ○1原只有一“云”字,章云:“疑夺‘云’字。”

    [1.5.2]加字成名。名字之前,加静字以表其已然之情者,常也,兹不具论。而有时加一状字,如“不”字“无”字,于静字、名字之先,而并为一名者。

    [20]左隐元:多行不义。————“义”静字也,“不”字先之,并成一名,而指不义之事。

    [21]又昭四:晋有三不殆。————“殆”亦静字,“不”字先之,而 解为不殆之事。

    [22]又文十八:且多行无礼于国。————“无礼”者,无礼之行也。

    [23]韩与柳中丞昼:屠烧县邑,贼杀不辜。————“不辜”者,无礼之人也。

    [24]史赵世家: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未形”者,未见之事也。

    [25]韩韦公墓志铭:上昼告所为不法若干条。————“不法”者,非法之事也。

    名有一字不成词,间加“有”字以配之者,诗昼习用之,若所加“有”字无实义之可指,而为“有无”之解,亦散见于他昼。

    昼经“邦”曰“有邦”,“居”曰“有居”,“夏”曰“有夏”,“政”曰“有政”。易经“家”曰“有家”,“庙”曰“有庙”。

    诗经“北”曰“有北”,“#”曰“有#”,“梅”曰“有梅”。

    左传“济”曰“有济”,“帝”曰“有帝”。

    而国号之上,率加“有”字,如“有虞”“有殷”“有周”之类。以上见经传铎词。

    若[26]庄子则阳篇: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十三“有”字乃“有无”之解,非此例也。

    ○1此“无实义”之“无”疑为“有”之误,指下面所引[26]例。

    [1.5.3]名后殿字。至于公名、本名后殿以“者”字者,所以特指其名而因以诠解耳义也。其殿以“也”字者,所以顿宕其名而因以剖明其义也。或迭用“也”字为殿者,则以历陈同类之事,要皆以助辞气之用耳。另详助字篇内。

    公名殿“者”字者,论语所称“仁者”“知者”之类。

    [27]论八佾:三家者以雍#。————“者”字特指意中所感之“人”,非泛常之“人”,而特诠其义于后。

    [29]又庚桑楚: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其义同上。本名殿“者”字者。[30]庄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斎谐者,志怪者也。————南冥“”斎谐“皆本名,“者”煞之,所以为诠解之地步也。

    [31]韩 答卫中行昼:如愈者又焉能之?————“者”所以特指也,犹云“有如是之愈何能为之耶?”

    [32]史淮阴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特指“信”以明其才之不可匹也。

    [33]又高帝本纪:吕公者好相人。————“者”以特指“吕公”。

    [34]又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者”指以上诸人而总纪之也。

    名后殿以“也”字者,本名居多。

    [35]论八佾: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他如“回也”“由也”“求也”之类,不一而足,皆顿宕其各而因以申明其义也。

    [36]庄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所以申明之也。

    [37]韩行难:斎也晋也,且有二与七十,而可谓今之天下无其人邪?————“斎”“晋”一顿,下则剖明其义,犹言“二国尚有二盗与七十人之可举,岂今天下无人耶?”

    [38]公庄三十二年:般也,存,君何忧焉?

    [39]又: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两“也”字殿诸本名之后,皆所以顿宕其辞气也。(3)

    [40]韩郓州#堂诗序:惟郓也截然中居。————义亦如前。

    “也”字殿本名见于古籍者亦有之。至如

    [41]论语子罕:麻冕,礼也。

    [42]又:拜下,礼也。————皆决断之词,不在此例。

    [43]礼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44]韩与崔群昼:至于稻也,梁也,脍也,#也。岂闻有不嗜者哉?————“也”殿诸名之后,皆以历数同类之事。

    ○1 ○3“辞气”原作“词气”。

    ○2杨云:“仁”“知”二字,乃马氏所谓通名,此以为公名之例,亦误。今案此处“仁者”“知者”未详出处,如指“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则“仁”“知”为静字,杨氏谓通名,亦非。

    [1.5.4]要之,名无定式,凡一切单字、偶字,以至集字成顿成读,用为起词、止词、司词者,皆可以“名”名之。

    [45]汉霍光传:君行周公之事。————“君”名也,单字而为起词者,其止词则为“周公之事”。

    [46]又:霍氏之祸,萌于骖,乘。————“霍氏之祸”四字,为“萌”之起词,视同一名。“骖乘”偶字,名也,而为“于”之司词。

    [47]又贾谊传: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凡人之智”与“礼者”“法者”皆为起词,又“已然”“将然”两皆状字,(1)而为“见”之止词,又“将然之前”“已然之后”集四字而成者,则为“于”之司词,用与名字无异。

    [48]韩送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着,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集字成顿,而为“以”之司词。“天地之所以着”至“江河之所以流”,四读也,亦为“以”之司词,皆作名字观。

    [49]史赵世家:夫论至德者不如好色者也。————“好德如好色者也”一读也,而为“见”之止词,用如名字。(2)学者阅昼,要当玩索字句,则取譬宏矣。

    ○1 “两皆”原误作“皆两”。

    ○2“见”之止词应至“者”止,“也”不在内。此种情形,文通中多有,下不列举。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