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病从口入钱从嘴出(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也是。”冼耀文颔,“粮店的糙米现在什么价?”
“昨天我去问过,一斤(台斤,600克)一块三,听说最近要涨价。”
“一斤糙米能出多少精白米?”
“不到13两,买糙米的人不舍得碾成精白米,只会碾成七分白,能出14两半。”
“哦,说说黑市价。”
“昨天糙米四块三,七分白四块九,美国面粉两块六,猪肉开价十四块,我还到十三块四,青菜开价一块七,我还到一块四。”
“买的人多吗?”
“米面买的人多,青菜买的人少,猪肉几乎没什么人买。”
“普通成年人一个月米粮票的定量多少?”
“15斤到18斤,但实际配给最多12斤,不够吃的,只能掺番薯、芋头,做番薯签饭。”
“番薯,签饭?还是番薯签,饭?”
“番薯签就是番薯干,条件好一点,放三成番薯签,不好的要放八九成,盛到碗里只有表面一层米饭,下面都是番薯签。”
说着,梁赛珍轻轻哼唱,“沿村霍霍听刀声,腕底银丝细切成。范甑海苔同一饱,秋风底事忆莼羹。道光年间徐必观的诗,当下也是应景的。”
“指着和尚骂秃驴不好,慎言。”冼耀文轻笑道。
梁赛珍娇笑一声,筷头挑起几粒米饭往嘴里送。
食讫。
两人在边上找了一间小茶室,招牌楼外楼,应该是杭州人开的。
进入店内,可以看见墙上明显处挂着老蒋的肖像,边上挂着苏式刺绣,大厅摆着七八张桌子,只有一张空桌,其他坐着人,一个戴着眼镜似教授的人正给大家说新闻。
听上两句,说的是大陆新闻,风格似新华广播电台的稿子。
在空桌前坐下,茶博士走了过来。
“先生,喫啥个茶?龙井还是碧螺春?”
“格里茶叶阿是地道货?”
茶博士听出冼耀文不是杭州人,改用国语说道:“先生,台北的龙井没有漂洋货,都是福建茶和东洋静冈茶冒充,还是喫碧螺春,香港来的漂洋货。”
“好,就喫碧螺春,点心有没有?”
“有宁波油赞子、绍兴香糕。”
“没了?”冼耀文看着边上一桌的五香豆问道。
“没了。”
冼耀文从五香豆上收回目光,看着茶博士说道:“五香豆可以有,米粮票和钞票都好说。”
茶博士迟疑片刻,“先生稍等。”
等茶的间隙,冼耀文再听几段口述新闻,说的是上海、羊城等地有不少国民党特务组织被破获,然后和台湾广播的“捷报喜人”进行对比,梳理个中真相。
这年头,官方报导即真相,不信官方真相,非要探寻自己的真相,即为大逆不道,这位貌似教授肯定没女儿,即使有,也不会是亲生的,如若不然,不会急不可耐替自己女儿申请“妓女许可证”。
很快,茶来,点心摆上,茶博士一声慢用,便离开凑到另一桌前,说着冼耀文听不懂的暗语。
茶楼半分雅,九分半藏污纳垢,天下茶楼罕有无罪者,最轻也可治一个聚众赌博之罪,眼下这种特殊时期,茶楼多半同黑市紧密相连,茶客之间、茶客与茶博士之间互通紧俏物资的消息。
未几,冼耀文收回耳朵,将五香豆碟往梁赛珍推了推。
梁赛珍没有自作多情,闻弦歌而知雅意,捻起一颗五香豆剥壳。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jwx.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