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请重开登辽海输疏(第1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c0,更新快,无弹窗!
王任重和沈藻打开这封来信,当看到落款的时候心中微微一惊。
给苏泽写信的,正是现任登某巡抚涂泽民。
京师都在传涂泽民能官复原职,然后被委任登菜巡抚这一方重任,都是苏泽的功劳。
对于这样的传言,王任重和沈藻开始是不信的。
苏泽才几品的官,怎么能决定一任巡抚重臣的委任?
但是看到这封来信,王任重和沈藻真的确定,涂泽民能就任登某巡抚,说不定还真的是苏泽的功劳!
这封来信的用词十分的谦卑,甚至在王任重和沈藻看来都有些阿谀了。
巡抚一方的大员,用这样的语气给苏泽写信,不知道的还以为苏泽已经入阁了呢!
王任重和沈藻又有些隐隐的兴奋,苏泽将这样的私信交给自己看,说明两人已经进入苏泽的核心圈子。
压着这股兴奋,两人认真的读起了来信。
但是很快两人就面露难色,这信的字都认识,内容怎么自己就看不懂呢!
两人第一次对自己的学识产生了怀疑,要知道两人虽然科举名次不高,但好歹也是进士,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苏泽看出了两位同年的尴尬,喊来了徐渭给两人解释信中的内容。
徐渭说道:
“涂巡抚来信,是要请朝廷重开登辽海输。”
见两人还是一脸茫然,徐渭继续说道:
“先帝朝以前,朝廷运往辽东的粮食,多是从登菜装船海运北上的。”
“永乐年间,江南漕粮经过大运河运到山东或者直沽,再转海船运送到辽东的金州、旅顺,全程只需要十天左右。”
“成化年,朝廷又开登辽海输,从莱州港直接运输到辽东,只需要三昼夜就可达。”
“朝廷曾经在莱州造遮阳船,平底方头,长十丈,船舱内防水防潮,损耗极小。”
“但自从先帝朝罢了海运,改河运和陆运后,朝廷每年运粮食到辽东的费用激增,而且损耗也十倍于海运。
听到这里,王任重和沈藻也听出来了海运的好处了。
沈藻问道:
“既然如此,为何先帝要罢登菜海运?”
徐渭淡淡的说道:
“因为倭乱。”
沈藻又问道:
“既然倭寇已经平定,为什么朝廷不重开海运呢?”
苏泽心中微动,这大概就是庶吉士和普通进士在视野上的差距了。
如果是沈一贯或者罗万化在这里,甚至是张位王家屏,他们都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修,可以翻越朝廷的奏疏,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将明朝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决策流程搞清楚。
大明的这套宰辅培养流程,虽然少了在基层锻炼的部分,但是翰林院这种设计还是很锻炼人的。
高拱、张居正这些大明有名的宰相,都是在翰林院的时候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经验,而他们的执政思想,也基本上都是在翰林院时期形成的。
这个问题就不是徐渭可以解答的了,苏泽接过了话茬说道:
“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jwx.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