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7章 妖报风波加更(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c0,更新快,无弹窗!

雷礼叹气的原因,是这份来自高拱的纸条。

高拱写给他的纸条上,只写了一个名字,潘季驯。

身为工部尚书,雷礼的政治嗅觉已经十分灵敏了,他明白高拱的意思,就是要重新启用潘季驯。

潘季驯在丁忧之前,已经是都察院右都御史,辅佐前任工部尚书朱衡治黄了。

所以潘季驯这一次启用,肯定是要授工部侍郎的。

当然,工部是可以有多个侍郎的。

但是潘季驯和王之桓两人都是锐意进取的人,如果都在工部,怕是整个工部都不得安生。

这也是为什么雷礼要让王之桓外任淮安的原因。

两个工部侍郎,一内一外,工部才能团结。

当然,雷礼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工部内部的稳定。

雷礼也是真心认为,王之桓现在这个样子,并不适合担任工部尚书。

之所以雷礼这么想,除了刚刚实地经验缺乏的原因之外,王之桓的性格太直,做事没有回旋余地,也是雷礼觉得他不适合的原因。

雷礼长长叹了一口气,工部尚书被人尊称为“大司空”、“大营造”,但实际上这就是个苦差事。

居中调节,协调预算,还要在皇帝的要求下,在工期之前完成工程。

雷礼是建筑专家,生性严谨,业务扎实,在这个位置上也是如履薄冰。

而王之桓这个性格,如果做了工部尚书,怕是什么工程都推进不下去。

别的不说,就王之桓这个性格,要怎么去说服皇帝和内阁批准预算?

说白了,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既需要专业性,更需要上下协调能力。

主持大型工程,先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工程学的问题。

雷礼也是将王之桓当做半个弟子来看的,他也希望王之桓在抚的上好好磨砺,改一改这种性格,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接任自己的位置。

雷礼摊开奏本,开始书写奏疏,支持王之桓分离黄河运河,重修一条运河的提议。

紧接着雷礼又写一本,等王之桓离京后,工部侍郎出缺,请朝廷廷推新任侍郎。

自己做到这一步,身为吏部尚书的高拱自然就可以将潘季驯推到工部侍郎的位置上。

这就是雷礼和高拱的政治默契。

一想到高拱,雷礼又叹了一口气。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政治上的继承人,甚至要比自己的政治前途还要重要。

高拱前面只有一个内阁辅的位置,而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已经做到头了。

雷礼更加羡慕高拱了,有了苏泽这个政治上的继承人,高拱的政治理念就能继续下去。

而自己这半个继承人王之桓这么不成器,被苏泽两句话忽悠就去修运河。

这么下去,就算是王之桓做了工部尚书,岂不也如同工地上的骡马一样,任由苏泽差使?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工部官员又匆忙走进来禀告道:

“雷尚书,角楼的事情又吵起来了。

雷礼捏了捏太阳穴。

上元灯会是让皇帝爽了,但是紫禁城一个角楼却因为灯会不小心走火,燃烧了起来。

也亏着等会之前内阁辅李春芳有了预案,角楼着火后很快就被扑灭,仅仅烧毁了半个角楼,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jwx.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