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实字卷之三 静字三之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至[77]孟子离娄上: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二者」总指上文。

    [78]论语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呼起下文。盖「二」「五」皆静字,殿以「者」字,所以实指其事也。

    表示分母与分子。

    [79]孟离下:是则罪之大者。————「罪」名字,先置为母,「大者」后置为子,中间「之」字,以明「罪」字之在偏次。「罪之大者」,犹云「诸罪中之大罪」也,故「者」字所以代名也。

    [80]孟万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四句皆约数,犹云「诸圣中之清圣」云云。

    [81]又告下: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解与上同,惟母子之间,不参「之」字者,已有「之」字在先,避重也。

    [82]左襄三十:大夫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忠俭」两静字,犹云「诸大夫中忠俭之大夫」也。「泰侈」者顶接上文,犹云「大夫之泰侈者」,余同上。

    [83]韩新修滕王阁记: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句法同上。

    [84]又何蕃传: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羣行焯焯者数十余者。————「焯焯」重言,用如静字,不曰「蕃之羣行之焯焯者」,避重也。

    前文无名。

    [85]左襄三十一: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大」「小」「远」「近」皆静字,幷无前文为指,而各助以「者」字者,皆习用字,所指者不可言明也。

    [86]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87]又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88]孟离娄上: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89]又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90]又离娄下:而未尝有显者来。————诸句「者」字前蒙以静字,皆无前文为指。经史内类此者所在皆有,盖皆习用之静字耳。

    ○1云:「少者」谓少子耳。 今案:这一句的意思是「楚国立君,常常立小儿子」,上文虽有「太子」字样,「少者」不能解为「太子之少者」。

    【4.2.4】静字不附名字,而先以「其」字者,必有所指也,若兼助「者」字,则各有所指也。至「其」字为母,则附其后者概为滋静之字,所以言全中之几分也。

    [91]史匈奴列传: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羸弱」静字,不附名字,今以「其」字蒙其先,与上文「其」字同指「冒顿」也。若将「其」字指兵,则犹云「凡兵中之羸弱者」,如是则为约分矣。

    [92]又: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飮食壮健者。————「老弱」「九美」皆静字,单用,不附于名,各以「其」字蒙之者,皆指「匈奴」也。

    [93]左僖二十八: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旧」静字,蒙以「其」字,指「田」也。「新」不蒙「其」字者,根上文「旧」字也。

    [94]汉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余」亦静字,「其」指「佞臣」也。

    [95]史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深」皆静字,各以「其」字先之,一指「太山」,一指「河海」也。

    [96]庄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异」「同」两静字,而各先以「其」字,所以指上文「天地」,又各助以「者」字,所以指上文「万物」也。且有「其」「者」二字,一先焉,一后焉,则语气较为确实。

    [97]孟告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大」「小」两静字,而各先以「其」字,指上文「天所与」者也。各助以「者」字,一指「心」,一指「耳目」也。

    [98]赵策: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近」「远」二静字,各以「其」字为先者,指上文「诸侯」也。亦各以「者」字为助者,又指或近或远之诸侯也。①

    [99]孟公下: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或?————「一」「二」言数,滋静字也,「其」字指上文「三达尊」也,犹云「恶得有三之一以慢三之二哉?」

    [100]史货殖列传: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其五」者,犹言「七策中之五」也。

    [101]魏策: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上」「下」指序,亦滋静字类也;「其下」「其上」者,三者之下,三者之上也。

    [102]史平准书: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其」指上文没入之缗钱,犹云「以没入缗钱之半畀之」也。

    [103]左昭三:民叁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其一」,叁分力之一也。

    [104]韩送郑十校理序: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同上。

    [105]又送郑尚书序: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余分四府。————「其」字指「七十州」,犹云「七十州中之二十二」,又「七十州中之四十余州」也。

    ○1杨云:「者」字代「祸害」而言。

    【4.2.5】凡静字反用者,状以「不」字而已。

    [106]孟尽下: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治之士而与之,是狷也。————「屑」「洁」两静字,今反用其意,故以「不」字状之。

    [107]庄天下: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不该不遍」,解同上。

    [108]论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淫」「不伤」者,反用「淫」「伤」两字之意,连以「而」字者,明其为对待也。

    [109]左襄二十九: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等语,亦此志也。

    [110]又昭二十六:帅羣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羣」「吊」皆静字,反用则「不」之。不曰「羣而不吊」者,非对待也。

    【4.2.6】若静字先名,而有浅深对待之义者,概参「而」字,「以」「且」两字亦习用焉。有参以「又」字者。惟从未见如名、代诸字以「与」「及」「并」等字为连者,此名、静两种字之别也。不然,必其静字用如名字者也。如两静附名,有反正之意,则正先反后而以「而不」两字连之。不用「不」字,则用状字之有弗词者亦可。①

    [111]鰖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焊。————诸静字皆偶,而有对待之意,故以「而」字连之。惟「长若不肖」,犹言「有技与无能者」,用如两名,故以「若」字连焉。「若」者,「及」也。②

    [112]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费」「隐」对待静字,「而」字参焉。

    [113]后汉崔骃传: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同上。

    [114]易系辞: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一用「而」,一用「以」,则「以」「而」两字可通用之明证。

    [115]礼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解同上。

    [116]韩郓州溪堂诗序: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以」「而」两字互用。

    [117]荀子议兵: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严」「威」「必」「信」,义有浅深,参以「以」字。

    [118]韩送孟东野序: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解如前。

    [119]论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120]又泰伯:使骄且吝。

    [121]又:富且贵焉∣贫且贱焉。————则参「且」字,义有浅深也。

    [122]韩上于相公书:今愈虽愚且贱,其从事于文,实专且久,则其赞王公之能而称大君子之美,不为僭越也。————两「且」字为连者,明静字之义各有浅深也。

    [123]公隐元: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长」「贤」两静字,参以「又」字者,义犹「且」也。以「又」字为连者少见。

    [124]庄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而无」「而不」为参者,皆言其义之有反正也。以「而不」为连者,经籍中往往而有,前节所引可参证。

    [125]史太史公自序: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法家严而少恩。————「寡」「难」「少」诸字,皆所以「不」之也。

    [126]庄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知」「言」皆动字,亦以「而」字参之,详后。至「天而不人」句,「天」「人」两名,用如静字,故「而」字参焉。

    [127]史游侠列传: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犹云「关中贤豪,无论知之者与不知者」云,故「知」字本可动可静字也,而此则用如名字,故以「与」字连之,不可不辨也。使解如静字,应云「知而不知」,则费解矣。

    ①「有」应为「为」。

    ②杨云:「长若不肖」,犹老子言‘夫智若愚’耳。「若」当训为「如」,马氏误解。释词云:‘外如长者,内不似也。’成玄英疏云:‘有心实长者,形如不肖也。’

    【4.2.7】象静司词。

    象静后之司词,犹动字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司词有直接者,得无介字,否则概以「于」字为介;介以「以」字者,不习见也。记数静字无司词。

    司词直接者。

    [128]论为政:说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寡」静字也。所「寡」者何?「尤」与「悔」,其司词也。

    [129]庄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善」静字。所「善」者何?「为不龟手之药」也。「为」动字,而为所司也。「善」后习用「为」字。如

    [130]孟子公孙丑上:善为说词。

    然有司别字者。

    [131]史河渠书: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岸善崩」者,岸易崩也,「崩」乃「善」所司也。

    [132]汉孔光传:上重远大臣正议。————所「重」者何?「远大臣正议」也。①

    [133]史货殖列传:其俗剽轻易发怒。————所「易」者「发怒」也。

    [134]又曹相国世家: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所「贵」者「清静」也。

    [135]庄应帝王: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固」静字,犹云「而固持己见以为得道乎。」

    [136]孟梁上:不远千里而来。————「不远」者,不以千里以为远也。②

    [137]汉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明慎」者何?「所职」之事也。

    [138]齐策: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所「重」者「与秦战」,所「轻」者「为之臣」也。

    [139]汉赵充国传:且羌虏易以计破,虽用兵碎故也。————犹云「羌虏易破以计,虽碎以兵」也。

    [140]又贾谊传:高者难攀,卑者易陵。

    [141]韩原道: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142]史太史公自序:其实易行,其辞难知。————皆同一句法。是犹

    [143]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两句,倒其文曰‘君难为,臣亦不易为’也,其义一也。

    [144]又留侯世家:羽翼已成,难动矣。

    [145]韩答杨子书:知人尧舜所难。————句法同前。

    惟[146]又应科目时与人书: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此以「不难」两字为表词,如变其文曰「不难上下于天」也,则与以前句法无异。若‘知人尧舜所难’句,犹云「知人之事尧舜所难」也。「所」先「难」字者,接读代字之例,是如云「尧舜亦难知人」。

    故[147]汉文纪: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148]又张释之传: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皆以司词先置,而以静字为表词也。

    司词前在介字者。

    [149]孟尽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周」静字,「于」同「于」,介字,故「于利」「于德」,其司词也。

    [150]又告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上。

    [151]又公上: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于心」者,「不慊」之司词也。

    [152]又滕上: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于上」「于下」,皆静字之司词。

    [153]庄天下:不累于俗,不节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

    [154]又逍遥游: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155]又田子方: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乎」亦「于」也。

    [156]史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57]又商君列传: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158]汉傅常等传③:投石拔距,绝于等伦。

    [159]吴志大帝传: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戳。

    [160]韩答陈商书: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

    [161]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2]又孔公墓志铭:公于是乎贤远于人。————以上所引,其静字司词,皆以「于」字为介,凡以言其所在耳。④

    [163]史项羽本纪: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易」静字,「以亡」其司词。

    [164]又河渠书: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以行平地」,「难」字司词。

    [165]孟梁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教」,「明」字司词。

    ○1杨云:此「重」字乃「重视」之意……与曹参世家之「贵」字作「尊尚」义用者,皆是以静字为动字之用……(下齐策「重与秦战」,与此「重」字同)。

    ○2杨云:「远」字亦是以静字作动字用;外动词之意动用法也。「千里」乃止词,非司词。

    ○3章云:此为甘延寿传文。

    ○4马氏说:‘以上所引……凡以言其所在耳。’此语不全面。[161]的「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司词表原因,[162]的「远于人」,司词则表比较对象。又:朋友些例中不是静字,如[153]的「累」「饰」,[161]的「成」「毁」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